【海绵周报】全国海绵城市进展(11.20~11.26)
2017年11月25日,“城市水文学与海绵城市技术学术报告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昌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千人计划专家、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杰克逊讲席教授杨宗良,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研究所原总工程师刘树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水利学报主编程晓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与工程院原副院长谢映霞,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关村绿智海绵城市生态家园产业联盟理事长潘晓军,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宗学等160余位业内专家、学者及企事业单位代表参加了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水安全研究院院长夏军教授因故未能与会,特安排其助手、武汉大学张翔教授参加会议并作学术报告。
【庆阳】探索融资模式 助推海绵城市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庆阳市在海绵城市项目建设中,通过PPP模式融资体系,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目前,已有镇原东路(含地下)、宁县东路、正宁东路、安化东路(含地下综合管廊)和马莲河大道(含地下综合管廊)等5条新建海绵道路项目,采用PPP模式,估算总投资52.32亿元,其中:样板PPP项目包,总投资12.7亿元, 3个汇水分区PPP项目包,总投资39.62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含:道路工程、市政管线工程、公园绿地工程、水系工程、公建用地海绵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等6大类项目。通过积极创新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理念,不断探索城市基础设施融资体制,调动社会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实现城建投融资、建设与运营的良性循环,有力推动庆阳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展。
【三亚】制定行动方案助推人才“海绵城市”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在现实中,人才难得,引才不易。如何打破“人才瓶颈”困局,成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近日,三亚印发《三亚市人才“海绵城市”建设行动实施方案(2017-2021年)》(以下简称《方案》),细化46项任务,着力建立健全人才优先发展机制、实施重点人才工程、提升人才服务管理水平,助推人才“海绵城市”建设。其中,结合三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需要,深入实施“产业人才开发”“琼籍人才回流”“本土人才培养”“‘候鸟型’人才开发”“人才国际化”等五大人才引育工程,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厦门】海沧区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试点项目有序推进。至10月底,131个计划建设项目完工43个,在建项目57个,累计完成投资约28.8亿元,占总计划投资67.8%。二是瓶颈项目全面铺开。今年来通过“以奖代补”“国企代建”等综合措施,突破工业企业、房地产等非财政投资项目海绵改造瓶颈,目前完工项目10个,在建项目24个,即将进场项目16个,至10月底,完成投资3980万元,占总投资额23.4%。三是水体整治成效初显。完成新阳主排洪渠水流域系统化方案编制,目前完成主排洪渠渠底清淤、水质净化工程、村庄管网疏浚及排口截污排查工作,正推进新垵村调蓄池、渠体生态修复工程等项目建设。
【青岛】海绵城市建设有序推进 李沧将添俩"海绵校园"
近日,青岛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网发布招标公告,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青岛王埠小学将进行“海绵”改造,建设“海绵校园”。记者从市城乡建设委了解到,作为第二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我市正以海绵城市试点区建设为契机,努力探索适合青岛的创新建设模式和机制,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全面有序推进。结合“美丽青岛三年行动”,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深化海绵城市规划,有序推动青岛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试点区项目建设初步形成示范效应,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全面有序推进。李沧区海绵城市试点区计划2016-2018年建设完成流域面积25.24平方公里,截至10月底,累计完工项目建设面积约3.39平方公里,在建2.28平方公里。全市非试点区累计完工项目92个、在建项目68个,累计建成面积约43.8平方公里、在建面积约43.4平方公里。
【苍南】为了汛期不再“看海” 将建海绵城市
《苍南县城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日前通过了专家评审。据悉,该县将采取新区目标导向、老城区问题导向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成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到2030年,苍南县城建成区50%以上都将变身“海绵”。苍南县城海绵城市专项规划重点范围主要为苍南县城灵溪镇中心城区及南拓区,总用地面积约38.7平方公里。规划对该区域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指标作出了建设指引,并提出了一系列近期建设工程,如横阳支江下游段治理工程、苍南县城易涝点改造工程、苍南县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城市现有公园绿地改造提升等。
【荣成】荣成启动“海绵城市” 为省内首个县级市
近年来,荣成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把“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在全省县级市第一个启动海绵城市建设,由此开辟了一条生态建设发展的新路。荣成市因地制宜打造适合本地地域特点的海绵城市建设体系,一方面注重建设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收集、马牙石铺装、生态停车场等“小海绵”设施;另一方面展开雨污分流、内涝点改造、排污口整治、生态修复等“大海绵”体系建设,实现了海绵城市建设由点向面、由表及里的纵深发展。今年是荣成市海绵城市建设基础发展年,城建部门组织施工方,在樱花湖体育公园、府东府西憩园、观海路、悦湖路等城建重点工程中因地制宜地建设各类海绵设施130多处、11万平方米;在教育设施布局调整、城中村改造等大项目建设中,普及雨水收集及中水回用设施建设;实施了50多项清淤、排污口整治、雨污分流、生态修复、污水收集等生态建设工程。
【淮北】市做活“水文章”打造海绵城市
高铁新区站前路的设计和施工,正是淮北市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淮北市坚持规划引领,在城市建设方面大做“水文章”,稳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南黎花园、东湖宜园等一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陆续建成。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建设工程项目上。今年淮北市计划开工建设海绵城市面积5.17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东部新城、高铁新区等海绵型道路与管网工程13个,总投资约23.5亿元,截至目前完成投资约8.9亿元;海绵型公园和绿地项目8个,总投资约6.19亿元,截至目前完成投资约2.7亿元。以上新建项目,均采用下沉式绿地、透水型人行道等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设计实施。
原标题:【海绵周报】全国海绵城市进展(11.20~11.26)